发表时间: 2023-10-15 11:22:48
作者: 闵 妍
来源: 长三角农业网
随着秋季的到来,大闸蟹消费进入旺季,然而,许多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却对蟹卡蟹券背后的“猫腻”感到担忧。
据报道,消费者陆女士就遭遇了大闸蟹缺斤少两的问题。她表示,朋友送给她一张wli通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阳澄湖大闸蟹兑换券,然而,收到的大闸蟹雄蟹一只不到2两,与宣传的3两一只大相径庭。此外,螃蟹的产地也并非如商家所宣传的那样来自阳澄湖。
事实上,陆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。在这个大闸蟹供销旺季,许多消费者早早开始下单,希望在中秋节前收到心心念念的大闸蟹。然而,一些不良商家却借机玩起了“猫腻”。
“双节”消费旺季,全省水果市场也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局面。然而,一些商家的行为却让人感到不安。他们利用消费者对大闸蟹的喜爱和对产地、品质的不了解,以次充好、缺斤少两,甚至挂羊头卖狗肉。
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十条规定:“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,有权获得质量保障、价格合理、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,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。”如果商家的实际销售产品分量低于宣传,将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,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闵行区消保委主任可晓林呼吁广大商家,诚信经营是每个商家的基本准则。现在是消费旺季,商家更应该重视消费者的反馈,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。同时,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,购买大闸蟹时需谨慎,选择有信誉保证的商家购买,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。
同时,《2023中秋消费观察》显示,自9月以来,阳澄湖大闸蟹的搜索量超过500万次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对大闸蟹的热衷和对产地的关注。因此,商家在销售大闸蟹时更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信誉,不能以次充好、弄虚作假。
最后,可晓林主任也表示,消费者在购买大闸蟹时,除了关注产品的产地和品质外,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售后服务。如果发现购买的商品存在问题,应及时联系商家进行解决。如果商家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,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维权。
大闸蟹作为秋季的时令美食,其品质和口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。然而,面对商家的各种“猫腻”,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更加谨慎。希望广大商家能够诚信经营,让消费者能够安心享受这一美食盛宴。
热门文章排行
农村老人刷短视频怎样开启“健康模式”?
开门找问题,不要闭门“造问题”
韩俊在蚌埠市调研时强调 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
乡村短视频:乡味与品位的完美结合
江苏四市,公开整改方案
缕缕香烟,迷信的哲学舞台
习近平向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
苏州市“聆听”咖啡店开业:残健融合的全新尝试
大闸蟹消费进入旺季,蟹卡蟹券“猫腻”引消费者担忧
直播带货现状:绝大多数主播月收入5000元以下,真相揭秘
浙江诸暨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:搭建平台吸引外出人员返乡创业
河北平泉市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: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应
特权思想背后的腐败:湖南严肃违纪违法事件的启示
民营企业:技术创新的引领者
预制菜:解析大众饮食中的隐形“美食明星”